2021年12月28日,《中国创新人才指数2021》在深圳西丽湖论坛・世界大学校长论坛,由深圳市人才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清华大学发布。该指数由我院陈钰芬教授作为首席科学家,与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团队联合研发,是国内首份中国创新人才量化研究成果,亦是国内首份全方位、多层次、动态化反映中国创新人才数量及质量真实情况的研究报告。

人才竞争是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,创新驱动就是人才驱动。2021年9月28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“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,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”。建设创新高地的第一要素是创新人才。中国创新人才的现状和演变趋势如何?加快培育创新人才路在何方?《中国创新人才指数2021》报告通过量化、客观、系统的评价体系,为中国创新人才的现状提供“刻度尺”,力争成为中国创新人才培养和发展的科学参考和“风向标”。
根据创新人才的本质、形成规律与培养机制,《中国创新人才指数2021》报告将评价对象聚焦在“城市”和“高校”两类创新人才的聚集地,通过“中国创新人才指数2021(城市)”和“中国创新人才指数2021(高校)”两个子体系,量化、客观、系统地展现中国创新人才发展现状。
《中国创新人才指数2021》报告在借鉴国内外相关创新人才指数的基础上,结合中国人才发展实际情况,植根中国情境,编制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指数。用科学工具为人才工作“问诊把脉”,推动精准施策。中国创新人才指数力争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主体、创新人才个体、高校及政策决策者的可信参照,为我国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借鉴。
附表1:中国创新人才指数2021(城市)综合排名前20榜单
城市  | 综合得分  | 排名  | 
北京  | 97.65  | 1  | 
上海  | 82.77  | 2  | 
深圳  | 82.07  | 3  | 
广州  | 74.96  | 4  | 
苏州  | 73.97  | 5  | 
杭州  | 73.82  | 6  | 
南京  | 72.45  | 7  | 
武汉  | 71.37  | 8  | 
天津  | 70.11  | 9  | 
宁波  | 69.32  | 10  | 
成都  | 69.07  | 11  | 
无锡  | 68.99  | 12  | 
东莞  | 68.66  | 13  | 
西安  | 68.47  | 14  | 
长沙  | 68.2  | 15  | 
珠海  | 67.98  | 16  | 
厦门  | 67.86  | 17  | 
郑州  | 67.79  | 18  | 
佛山  | 67.31  | 19  | 
青岛  | 67.18  | 20  | 
附表2:中国创新人才指数2021(高校)综合排名前20榜单
高校  | 综合得分  | 排名  | 
清华大学  | 90.52  | 1  | 
北京大学  | 89.91  | 2  | 
浙江大学  | 74.99  | 3  | 
南京大学  | 73.94  | 4  | 
武汉大学  | 72.3  | 5  | 
复旦大学  | 71.42  | 6  | 
西安交通大学  | 71.19  | 7  | 
上海交通大学  | 70.32  | 8  | 
中国人民大学  | 70.29  | 9  | 
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| 69.72  | 10  | 
吉林大学  | 69.14  | 11  | 
华中科技大学  | 68.95  | 12  | 
山东大学  | 68.29  | 13  | 
四川大学  | 67.58  | 14  | 
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| 67.41  | 15  | 
中山大学  | 67.03  | 16  | 
哈尔滨工业大学  | 66.69  | 17  | 
中南大学  | 66.58  | 18  | 
南开大学  | 65.84  | 19  | 
北京科技大学  | 65.42  | 20  | 

友情链接: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学院 | 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 | 厦门大学计划统计系 | 中国统计学会 |
版权所有 ©2017 浙江工商大学统计学院 All Right Reserver. Email:tjx@zjgsu.edu.cn 技术支持:名冠电子商务
      地址: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正街18号  联系电话:(86)571-28008085 浙ICP备15014656号 浙公网安备33011802000512号